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偽善的社會—從多元學習到多元成家

原文來源

作者: 小野

最近有兩件對台灣社會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事情正在發生。

第一件是強調多元學習及多元入學的十二年國民敎育正式上路了,這一屆十五歲的九年級生已經無法逃避成為被送進牢籠裏當實驗品(或犧牲品)的命運。另外一件便是多元成家方案已經送進立法院審查,贊成和反對的兩股民意正在積極動員中,氣氛已經到了互相欲置對方於死地的狀態。前者是已經上路的無奈,後者正瀰漫著角力拔河的憤怒中。同樣都是「多元」,我們可以透過這兩個都標榜「多元價值」的重大事件,重新看看台灣社會的真實面貌。

有一天,我讀到一則新聞後一頭霧水。長期規劃十二年國敎的總舵手敎育部次長在立法院要審查敎育部預算前夕,「被迫」自動辭職,理由據說是要為十二年國敎的政策「扛責任」。咦?不是說偉大的十二年國敎已經規劃了幾十件「完整」的配套措施,是一場台灣歷史上的敎育大改革嗎?辛苦規劃的敎育部官員們不是正期待著明年的五月會考之後,按照設計精美、週全、複雜但公平的「多元入學」方式,將學生們送進不同的髙中嗎?怎麼才剛剛上路,就已經預見到未來混亂失敗的結果?不然為什麼要逼走總舵手?我一直看不懂這則重大的人事新聞。接著又看到滿腹委屈的總舵手在立法院接受立委們的擁抱,滿口尊重長官和無怨無悔,可是明明很不服氣。咦?怎麼這樣?

我忽然悲從中來。不是因為總舵手在大船出港駛向茫茫大海前就被換掉,而是為了全台灣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們悲!如果已經預知這樣的政策是註定失敗的,為什麼硬是要大船出港?所謂多元學習和多元入學的基本精神,是透過「更多元」的選擇,讓每個不同的學生能「探索」出一條最適合自己未來學習和發展的道路。結果從過去敎育改革時候提出來的「一綱多本」到十二年國敎的「多元入學」,都只是讓我們的學生扛的書包成了登山包,裏面裝滿了「更多」要考試的書,還有「更多」可以加分的其他功課和活動。這便是我們官員們閉門造車的「多元」,這是假多元入學,真全才和通才敎育,還外加道德評分。讓正值青春勃發的生命被「更多」沒有必要的學習壓垮了。這真是徹頭徹尾的無可救藥的僞善。

用「偽善」來形容「多元成家方案」被社會大眾熱烈辯論的狀態更是貼切。在一場電視辯論中,主持人邀請到反對者和贊成者來辯論,贊成者本身就是一對已經正式同居的男同志,他們談的大多是如果無法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婚姻,在許多基本權益上的不平等和損失,包括租屋、購屋到財產的繼承,還有其他在法律上所給予的權力、責任、義務。他們的論述都是很實際的權益問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簡單道理,沒有平等何來公義?可是反對的一方所持的論點卻放在莫需有的歧視和偏見,充滿了強烈的道德批判,例如性泛濫、雜交、愛滋病、不正常家庭對下一代的影響、家庭制度的破壞、代理孕母、亂倫、動搖國本。

其實「多元成家方案」中真正送進立法院審議的只有「同性婚姻」一案,另外兩案「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尚未送進立法院。單就「同性婚姻」一案,只是讓同性戀者享有「異性婚姻」所應該有的基本權益。而反對者目前所持的反對理由,其實也全都全部適用於目前異性戀者的各種婚姻狀况,誰敢說異性戀者在合法的婚姻後,不會發生反對者所持的反對理由?又有那條法律規範了不適合婚姻的異性戀者?反對者口口聲聲說尊重同性戀者,甚至愛他們,但是說出來的「理由」全是歧視、偏見,甚至羞辱。佔盡優勢和社會資源的人們,連一點點喘息的空間通通捨不得讓給弱勢的人,真是僞善極了。

台灣是一個在天然資源上極度匱乏,歷史上始終在夾縫中苟延殘喘的國家,它如果要在匱乏和夾縫中尋找自己未來的出路,就要在民主自由、尊重人權、發揚多元價值中建構出超越競爭者的文化,甚至文明,這是未來能擁有創造力的基礎,台灣在這方面其實是有機會的。基本上,台灣人是善良的,是有包容力的,是勤奮努力的,是聰明的,就如同它的土地和氣候能包容動植物的多樣性一樣。但是那些似是而非的偽善會模糊了原本純樸善良的價值,它們是阻礙社會進步和進化的絆腳石。

我們要的是一個完全尊重不同特質的生命,讓他們都能得到最大生存和發展的真多元社會,而不是充滿偽善和歧視的假多元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