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臉書的朋友多= 人脈好? 可惜不是…

原文出處:http://careher.net/?p=2239

出社會後我常聽到一句話:「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雖然有點殘酷,但如同「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殘酷話裡往往蘊涵著中肯的道理。辛苦奮鬥數十載,往往不如認識幾個人來得重要。有實力也需要有舞台,寶傑需要關鍵時刻,千里馬也需要伯樂。
因此,儘管2D世界是我的最愛(說出來了),我偶爾還是會提起屁股去社交場合,遞上那彷彿跟兵馬俑一起被挖出來的泛黃破舊名片。
「交友家」該具備的條件?
via CAREhER
via CAREhER
參與這類聚會時,我總是特別羨慕那些悠遊於人群中的人,他聊天時不會搔頭,老祖先鑽木取火的基因不會再他們身上顯出作用,讓他們開始轉起杯子,更不會扭來扭去彷彿有條蜈蚣正在褲管裡攀岩。
他漾起的酒窩像黑洞,全場都被吸引過去。
一個晚上,他的手機聯絡人增加了一頁,我多了兩封廣告簡訊;他的臉書好友通知增加了二十邀請,我多了一項「Candy Crush Saga」的遊戲邀請;
他的名片沒印上「交友家」,只是因為這個職業尚未明確定義。
若以學術標準來看,這種人就是——「被引用次數(citation)」很高。
被引用次數是指發表論文後來成為其他論文的參考文獻。數值越高,表示這篇論文越重要。
認識的人越多表示人脈越廣,你越有份量。是這樣嗎?
握手的重點在於跟誰握手,而不是握幾雙手
photo credit: TalentEgg
photo credit: TalentEgg
「被引用次數」並非最佳的衡量尺度。
舉例來說,被《馬達加斯加工程學會日報》或《Nature》引用,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人際關係也一樣,跟我或嚴長壽握手,手心冒汗的程度絕對不同。人脈不等於名片簿厚度,或臉書好友多寡。
若想正確評估自己人脈,絕對不能僅僅依賴名片簿厚度或臉書好友人數的多寡。
人脈演算法 
在此跟各位介紹一個有用的演算法來評估,並有效提升自己的人脈。
首先,將每個人看成一個點,人與人的關係是一條線。「想認識誰」,便畫一條單向的箭頭連向那人。好比擁有無數條連過來箭頭的嚴總裁,人脈指數絕對很高。
假設五個人(張友驊會說三個人,但那樣會讓舉例變得困難),大A、二A、三A、大B、小B。
每人的人脈指數初始值皆為1。
現在,二A、三A久仰大A的文筆;小B想認識大B。
於是我們能算出大A跟大B的人脈指數各是3與2:除了自己的1分,各自再加上二A、三A,與小B貢獻的分數。
假如大A在聚會上看見大B,想跟他攀談。
這時大B的人脈指數瞬間漲停,不只加1分,而是從2分跳到5分。
畢竟人氣3的大A想結交,和一般人想認識你是不同的。
提升人脈的第一個重點:
1) 不只是要跟越多人聊天,還要懂得結交「高人氣」的人
Big Bang Theory
Big Bang Theory
但要是大A接下來跟二A聊天,一旁什麼事都沒做的大B,人脈指數立刻降低!
為什麼?
因為這暗示著,當大B想找人幫忙時,有了別的朋友要照顧的大A,不會盡全力。
正確提升人脈的第二個重點:
2) 朋友滿天下的人,反而會分散力量,不見得是最有能力幫助你的人
反過來說,只有你一位朋友的人,他絕對會為了你赴湯蹈火。
由此可知與知名但不輕易結交朋友的人成為朋友,是相當重要的。
事實上,這套演算法是Google創辦時所發明的:越多連結過來的網頁,特別是「高人氣」的網頁,被連結網頁的「人脈」越高,越可能是使用者想看的網頁,Google便會將它排在搜尋結果的前幾名。
所以說,活在二十一世紀,做人難,做網頁也不容易。
更精緻的演算法
來源: vincos via
演變到現在,Google 發展出更精緻的演算法。
例如2012年四月 推出的「企鵝」,會濾出網站為了人氣而設計的作弊規則,揪出那些好比跟名人借位拍照藉此宣稱自己很紅的網站,還原它們的真面目,懲罰它們,調降它們在搜尋引擎上的排名。
可惜現實生活中,這樣快速公正辨識「實質人脈」的工具並不存在。偶爾,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傢伙,宣稱自己跟誰誰很熟,但其實只在電視裡看過對方而已。
看來電腦比人腦進步的時代已經悄悄來臨
不過,結交朋友靠得是一種緣份,經營與維持也都需要用心,光靠數字/好友數也不一定就能證明成功。

Author I-wei

共發表 17 篇文章.
任職中研院的EE PhD,曾於德國、香港、日本、美國外派研究,現於MIT短期研究。喜歡將理工的訓練應用來觀察生活,推廣數學教育。受邀至多所大學、高中演講。現為CAREhER、有物報告(yowureport)、生活SNAP、聯合報《閱讀數學》專欄作家,著有散文集《再見,爸爸》。
最愛的名言是
"If people do not believe that mathematics is simple, it is only because they do not realize how complicated life is."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Meg Jay: Why 30 is not the new 20

TED:http://www.ted.com/talks/meg_jay_why_30_is_not_the_new_20.html

翻譯來源:http://disp.cc/b/337-5UjX

以下為內容大致翻譯


二十歲出頭的我,正在柏克萊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就在此時,我遇見了第
一位求助於我的客戶。她名叫佳儀,26歲,是位女孩子。初次見面時,佳儀穿著牛仔褲
和寬鬆的上衣,將自己扔進我辦公室的沙發,踢掉她的平底鞋,告訴我她「想聊聊感
情上的問題」。妳們絕對無法想像,聽完這句「我想聊聊感情上的問題」,我心頭放
下的那一塊大石頭有多大。因為,我同班同學的第一位病人是位縱火慣犯….「二十出
頭歲、想聊聊感情問題的女孩子」,嗯,我應該還應付得來吧。


不久後,指導教授催促我結案,要我督促佳儀積極面對愛情生活。
但我提出我不同的看法。


我說,「沒錯,她現在的確鬼遮眼,正跟一個魯蛇交往,但這不代表她會和這個魯蛇
結婚啊。」


面對這個說法,我的指導教授丟出這句「她只是“還沒”跟“這個”魯蛇結婚,
但或許她會和下一個魯蛇結婚。此外,經營婚姻的最佳時機,是在她結婚前。」


我「瞭了」。那一刻,我領悟到,當前的三十多歲並不等於以前人的二十多歲,不是
的。沒錯,人們比以往更晚成家立業,但不代表二十多歲的佳儀,可以花十年沉潛。相
反的,二十多歲正是她順利轉大人的最佳時機,我們卻坐視這段時光白白流逝。此時
我才明白,這種「善意的消極以對」是個大問題,而且後果會十分嚴重。

這個說法適用在所有二十出頭的人身上


這並非我個人的觀點,而是事實。我們知道,人生中80% 最具決定性的時刻發生於35
歲前,這意味著定義你人生的決定、經歷和「啊哈!我瞭~了!」時刻,10個中有8個
發生於30歲中旬前。超過40歲的人別慌,我想在座聽眾應該沒問題。我們知道,一份職
業的最初十年對你未來的收入影響甚鉅;我們知道半數以上的美國人,30歲前將開始和
終生伴侶交往、同居或結婚;我們知道大腦於二十歲當時歷經第二次及最後一次成長高
峰,以轉型為「成人用腦」。這意味著無論你打算如何改變自己,此刻正是最佳時機
。我們知道性格於二十歲時的變化勝於人生其他階段;我們知道女性生育高峰期是28歲
,35歲之後的下滑則…因人而異,因此二十多歲這段時間正是瞭解自我身體狀況及個人
生涯走向的最佳時機。

但二十歲的朋友們不曾聽過這些資訊。報紙寫著「三十而不能立」。學者把步入二十
歲稱為「後青春期」。專欄作家拿出一個又一個白爛的標籤貼在妳們身上「啃老族」
、「草莓族」。這都是事實。我們這個文化,竟把人生中極其重要的十年拿來當茶餘
飯後,消遣揶揄年輕人的題材來源。

日復一日,我在辦公室見到聰明、風趣像在座各位,或是各位的子女一樣的年輕人談
到「喔,現在這個男朋友雖然不夠好,但我也沒有那麼認真啊。這只是個過程。」、
「大家都說,只要我能在三十歲的時候有個好的工作,之後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然後,隨著時間流過,上面這些台詞會換成「我快三十歲了,現在這個樣子,還比不
上我剛畢業只有文憑的時候,我都在幹甚麼啊?」

接下來,會繼續出現這種台詞「念書的時候談戀愛就像玩大風吹,大家都很開心,音
樂不停的放,你就不停的繞圈、踏步;一旦三十歲接近,突然間音樂停了,大家開始
搶著坐下。我不想要一個人愣在那裡。所以,我想我跟我老公結婚的原因,是因為他
是在音樂停止的瞬間,距離我最近的那張椅子」

各位,千~萬~別這麼做。


以下是如何著手做出改變的故事。這是關於一位名叫宜嘉的女子的故事。25歲時,
宜嘉來到我辦公室,根據她的說法「她很迷惘,她正經歷身份危機」。她說,她認為
自己對藝術或娛樂業有興趣,但還沒下定決心。因此,過去幾年她暫時找了家餐廳當
服務生。為了省錢,她和男友同居,而她的男朋友...只能說「脾氣比志氣大」。儘管
她的這幾年聽起來已經夠苦,她的成長背景更是令人鼻酸。她經常會在療程中哭泣,
但恢復平靜後,她會下一個結論「你無法選擇出生背景,但可以選擇跟哪些人打交道
建立人脈。」


某天,宜嘉走進辦公室,甚麼都沒說就哭了將近一個小時。原來,她新買了一本記事
本,在花了整個上午一頁一頁的寫上自己所有的朋友聯絡電話之後,就在封底,她茫
然地盯著「緊急聯絡人」這欄。她幾乎是歇斯底里地看著我說,「如果我出車禍,這
裡要寫誰的電話?如果得癌症,誰會照顧我?」


我告訴宜嘉三個忠告。 三個我認為所有年輕人都值得知道的忠告。


首先,我要宜嘉拋開那些迷網、那些我到底是誰的問題,我要她去累積身價資本。
身價資本是讓你個人整體更有價值的事物。做些幫助你更接近「理想中的我」的事情
。我不知道宜嘉的未來會怎麼演變,沒人能預言未來會怎麼演變。但是,我知道身
價資本會生出更多身價資本。所以,還在想那份要離家到另一個國家的工作嗎?還在
想那個實習機會嗎?還在想那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嗎?喔,我鼓勵她去「探索值得
探索的機會」,但我不鼓勵她去「打茫...」,這兩者在我眼中可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想換到不同產業的公司歷練,辭職後就努力應徵、打聽機會」跟「想換到不同產業
的公司歷練,辭職後卻跑去打工渡假,心中念頭只是”我需要一點時間想想”」,
前者是探索,是我鼓勵的,後者是逃避,我認為毫無價值。


第二點,我告訴宜嘉所謂的老朋友,其實沒那麼了不起。一個所謂的”好麻吉”也
許可以請假開車送妳去機場,但是,年輕人通常會被這種”我們交情超久的~”的人
際關係侷限住;大家談的話題差不多,有興趣的事物差不多,工作也差不多。剛剛談
的「身價資本」,不會在這裡找到。新的火花往往來自「不是很熟」的人身上,來自
「那個誰誰誰的朋友」。是的,同樣年紀的人總有些混得不是特別好,但總有些人風
生水起。往往,妳不是很熟的人,很有可能就跟這些風生水起的人有交集。有一半的
職缺是「隱形職缺」,不會上1O4徵才的,而妳鄰居的老闆,可能就有個隱形職缺
正在找人。這不是甚麼抄捷徑,不走正途。這是有研究證明的,人際溝通,就是這樣
運作的。


最後,雖然宜嘉有「家庭出身沒得選,但朋友可以自己選」這種想法,但這是受她
自己比較刻苦的成長背景影響。很快的,宜嘉將會開始找尋自己的人生伴侶,而她
也將會準備開始一個自己的家庭,自己要組甚麼樣的家庭就是自己要負責的事情了。
我告訴她,現在就是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甚麼樣的家庭生活的時機。也許,各位會想
30歲應該比25歲、20歲更有本錢來談成家這件事吧?我同意。但我同意的前
提是「從結婚前就認真看待自己的異性交友關係,認真的去思考自己適合甚麼樣的
對象,然後到了一個適當的時間點,慎重的做出這個決定。有點像面對自己的工作
一樣」我不希望「30歲比較適合成家」這種說法被渲染成「錯過就無法回頭的時
間點」,進一步衍生出「因為我臉書上所有認識的人都結婚了,所以,我也該跟我
現在交往的對象定下來了。」這種結論。


後來宜嘉怎麼了?我們一起從通訊錄中找到一位前室友的親戚,這個人任職於外地的
藝術博物館,這個「不是很熟的朋友」協助她在當地找到一份工作,那份工作給了她
離開同居男友的理由。5年後的今天,她專門為各地博物館舉辦公關活動,她和一位
自己用心選擇並交往的對象結婚。她愛她的新職業,她愛她的新家庭。她寄給我一張
卡片,上面寫著:「現在我不再擔心緊急聯絡人要寫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