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基層缺工 青年懶惰嗎(張慧慈)

從去年9月北市大缺水電工的新聞事件,到近期《商業周刊》報導泥水工周薪10萬元,這些新聞紛紛指出台灣基層勞動產業雖然高薪卻嚴重缺工,並且指責青年怕苦懶惰,加上沒有適當的技職體系培訓學生,造成人才斷層。然而,台灣的基層產業真的如上所述嗎?

就在北市大缺水電工新聞播放的晚上,筆者從事泥水工的父親正好與同業朋友們坐在客廳泡茶聊天。他們多數已經從事泥水工超過30年,在這缺工的台灣,卻長達兩個月以上沒有任何工作機會。在該雜誌出刊的當日晚上,筆者閱讀著缺工的報導,家父卻依舊不停的打著電話詢問朋友有沒有工作機會。究竟,媒體報導是揭露了缺工的真相?抑或掩蓋了勞工沒有工作機會的事實? 

淪為引進外勞藉口

台灣近年來基層勞動高齡化與人才斷層是事實,但是否真有許多工作機會,以及薪資是否如此之高,卻不盡然。家父在70年代房地產起飛時,一天薪水3千元,即使每日出工,甚至有機會當工頭「拿工程」,在最景氣的時候一個月最多可達20萬元。然而,在今日不景氣的環境下,工作機會大量減少,有工作勝於沒工作,實質收入大幅倒退,案主砍價至2千元也得做,遠遠不及勞委會所公布的薪資水準。再者,這些報導統計的對象主要都是少數高級技術工,並假設他們都有固定的工作機會,而非更廣大的基層勞工狀況,更無法與勞動統計中的青年低薪相呼應。
此外,高薪缺工的報導往往讓社會大眾產生一種印象是:雖然工人薪資很高,但由於青年個人懶惰怕苦,所以才會造成缺工現象。若把這個說法對比近年大批台灣青年遠赴澳洲從事勞動為主的基礎產業工作,將產生相當大的矛盾。政府不斷釋放高薪資的基層產業缺工訊息,同時夾帶著年輕人不願吃苦的形象,其實是將責任歸咎於現代青年的懶惰的論述,誤導大眾以為青年失業或低薪化根本都是咎由自取的惡果。這些懶惰勞工的論述把台灣青年說成「吃好做輕巧」的水蜜桃,不僅失去了老一輩「甘願做牛,不怕無犁可拖」的奮鬥精神,也變相成為資本家要求政府引進更多外籍勞工的最佳藉口,並且進一步製造懶惰本勞與辛勤外勞的對立。 

工作機會大不如前

顯然,台灣當今的問題並不是因為基層勞動力缺乏,更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基層勞動的工作機會與環境已經大不如前,正如同筆者家父所言:「有頭路就要做,因為不知道下一份頭路何時會出現。」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系碩士班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